2001年2月28日,經國務院批準,原吳縣市撤市分設相城區和吳中區。相城,因2500年前春秋吳國大臣伍子胥在陽澄湖畔“相土嘗水,象天法地”而得名,地處蘇州市域地理中心,面積489.96平方公里,水域面積占比近40%,下轄4個鎮、7個街道,擁有1個國家級經開區、1個蘇相合作區、1個省級高新區、1個高鐵新城和1個省級旅游度假區,常住人口98.8萬余人、戶籍人口47.2萬人。
相城是文化悠久生態宜居的水鄉。這里不僅孕育了吳門畫派代表人物沈周、通俗文學之父馮夢龍等,還煅燒出專供皇家建筑的御窯金磚,織造出紫禁城里的龍袍御衣,是兵圣孫武的終老歸隱地、商圣范蠡的隱居地,更與草鞋山毗鄰,擁有稻作文化的諸多印記。區內建有蘇州第二圖書館、蘇州市第二工人文化宮、蘇州御窯金磚博物館、孫武紀念園等一批文化地標建筑。相城水鄉特色鮮明,東擁陽澄湖、西臨太湖,擁有三分之二的陽澄湖水面,還有盛澤湖、漕湖、春申湖、京杭大運河等湖泊河流交相輝映,境內共有10個湖泊,大小河流1101條;建成了虎丘濕地公園、荷塘月色濕地公園、中國花卉植物園、盛澤湖月季公園等10個特色公園,規劃建設中的相城中央公園總面積達21.7平方公里,是國內平原陸地最大的城市公園。這里自然物產豐富,陽澄湖大閘蟹揚名海內外,素有“中國清水大閘蟹之鄉”美譽,獲得過“中國民間文藝之鄉”“中國曲藝之鄉”“全國文化先進區”和“國家生態區”等稱號。
相城是交通區位優勢明顯的樞紐。這里位于長三角核心區域,是蘇州對外的重要樞紐地、市級功能的核心承載區。這里交通便捷,從位于蘇州高鐵新城的京滬高鐵蘇州北站出發,4小時可抵北京、50分鐘可到南京、20分鐘即達上海。當前,相城正在積極搶抓新一輪城鐵大發展機遇,加快構建京滬高鐵和通蘇嘉甬高鐵、蘇錫常城鐵和如通蘇湖城鐵黃金“雙十字”樞紐,打造國際鐵路樞紐。相城東西兩翼分布兩座具有同城效應的國際機場,從這里開車20分鐘到蘇南國際機場、50分鐘到上海虹橋國際機場,空鐵一體的交通條件,讓相城成為了京津冀、長三角、珠三角和長江經濟帶“三圈一帶”全國經濟發展版圖中的重要節點。滬寧高速、蘇嘉杭高速、蘇州繞城高速貫穿相城,區內有8個高速公路道口,任意地點10分鐘左右可上高速。蘇州軌交2號線、4號線,正在建設的7號線、8號線,以及人民路、廣濟路、312國道、524國道、228省道和即將通車的春申湖快速路等實現了相城與蘇州古城、工業園區的無縫對接。
相城是產業發展勢頭強勁的城區。自建區以來,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5倍,年均增長15.3%;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52倍,年均增長23.1%。2020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935.66億元、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36.3億元、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454.19億元,分別增長3.5%、13.5%和8.1%。新增上市企業3家,總數達10家;凈增稅收超億元產業企業7家,總數達17家;凈增高新技術企業302家,總數達853家,均創歷史新高。首次獲評2020年江蘇省推進高質量發展先進區、首次獲評2020年蘇州市綜合考核第一等次。當前,相城成為了“虹橋國際開放樞紐”的戰略支點,贏得了“四大國家級戰略優勢”:打造國際鐵路樞紐的中心優勢、獲批中日地方合作平臺的外向優勢、承接法定數字貨幣試點的帶動優勢、推進虹橋-相城一體化格局的融合優勢。相城堅持“以研發產業為主,配套部分高端制造業”的發展定位,著力構建“3+6”現代產業體系,“3”即聚力發展“大研發、大文化、大健康”三大產業,“6”即全力打造“六大新經濟產業”創新高地,目前已集聚數字金融、智能車聯網、工業互聯網、先進材料、區塊鏈、生物醫藥等企業1615家。成為全省唯一區塊鏈產業發展集聚區、全省唯一數字金融產業集聚區、全省首個數字交通示范區、全省首批車聯網先導區、省“互聯網+先進制造業”特色產業基地和長三角G60科創走廊工業互聯網標桿園區;元和塘文化產業園區獲得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園區創建資格。
相城是規劃引領充滿活力的熱土。當前,相城正高起點謀劃未來,確立了“12345”戰略思路、“三超一高”趕超目標。牢牢把握“蘇州市域新中心”發展定位,結合蘇州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,構建戰略規劃、產業規劃、城市規劃、專項規劃深度融合體系,推動相城打造生態宜居中心、科技創新中心、城市樞紐中心、未來活力中心。實施“五大功能片區”戰略規劃,強化陽澄國際生態新區(高鐵新城)片區核心功能,更好發揮相城國家級經開區片區、相城省級高新區片區、黃埭高新區片區、陽澄湖省級度假區片區與周邊區域帶動互促效應。在相城的核心區——陽澄生態新區(高鐵新城)片區,占地10平方公里的長三角國際研發社區已經啟動建設,打造350萬平方米研發辦公寫字樓,配套120萬平方米人才公寓、7所國際學校、4所公立學校、10所以上樓宇大學、10個開放式運動場地、30公里濱水慢行步道。目前已引進高科技研發項目560多個、高層次人才近2000人、大院大所創新平臺28個。計劃5年左右完成建設,5至8年完成入駐,集聚10萬以上高科技研發人才,建成一個以人為本、國際頂級的研發社區,推動相城打造產城融合樣板區、長三角一體化創新發展先導區。